Melodie's typing...

Design, read, learn, create.

2014 读过的好书

2014.12.22

知乎上看到一个读书有疑专栏发起的活动,邀请大家来写自己的 2014 年度十本书。并非列书单,也不见得要多么的深刻,多是主观的对自己 2014 年读过的书做一个总结筛选出那么大约十本,分享出来。看到这个活动不禁也自己盘算了下 14 年看过的那些好书们,大概 40 余本的样子,多数是在 kindle 上阅读,少数几本的纸质版,算是活过的日子里看书最多的一个年头了,说来都要感谢有 kindle。

眼看着 2014 年也没几天就翻篇儿了,借着总结自己的十本书,也算为这快要过去的一年作一个简短的告别,开启新的篇章。

我的年度十本书

1.《白夜行》

东野奎吾可能不算是最高超的悬疑作家,但是他的故事于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白夜行》有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个娓娓道来的悬疑故事。和《嫌疑人 X 的献身》不一样,这个故事是慢慢让你察觉出“有哪里好像不对劲”然后凭自己的猜测就可以真相大白,但是看到结局还是有种不知所措又在情理之中的惊讶感。亮司和雪穗,枪虾和虾虎鱼,可又似乎远不止是这样。“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梦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空。读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书中的细节鲜活地印证起结局,所谓的一个故事的后劲,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2.《影响力》

收获很大的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生活中我们忽略了太多“啪嗒——哔”自动反应的行为,甚至不去问为什么,好像已经变成“可怕的”定势思维,妨碍我们深入思考。看的 kindle 人大版的有出版社植入的“专家点评”相当影响阅读体验,看的时候一般都跳过,听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版本比较好一些。作者的语言和例子都浅显易懂,当时看完后花了三四个小时画了思维导图,中途一度有点吃不消想放弃,还是坚持下来了,相当于又把书整体过了一遍。适合反复阅读反省学习的书!

3.《The Power of Habit》

习惯是怎么一回事?看完这本书就会有一个比较简明清晰的认知。Cue - Routine - Reward,这就是习惯的运作模式。了解了习惯的成因,就能有针对性地从一些习惯中挣脱出来,从这三个关键词着手,作者以实例的形式明确地说明了怎样去改良一个习惯,非常受用。另外这是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版书,好读又有用。

4.《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了两遍,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书,可能因为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孤陋寡闻吧,诧异书中每一个关于思维的细节。文字里有理性思维的力量。也是第一次知道了“谬误”、“举证”这些以前从来不会去思考的词语。总的来说,这本书给出了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情形的理性思维分析和解释,指出了我们常常陷入的烦恼和误区的根源,从时间管理到学习方式到思维陷阱等等。对我来说,这本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我打开了 critical thinking 的一扇门。
另外,刘未鹏的《暗时间》也是较类似的一本书,但更侧重计算机方向的思考。

5.《浪潮之巅》

我在豆瓣上写下的短评是:看得鸡皮疙瘩一阵阵的 写得太好了 通俗易懂 信息行业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只是很奇怪为什么没有提到像 Facebook,twitter 这样的互联网企业。
记得当时看这本书,是在几节课上着了魔似的一口气看完的,也跳过了一些看不太明白的章节,但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读,都可以读得有滋有味。硅谷的风起云涌,互联网公司的兴衰和起落,还有光鲜的风投和先锋的斯坦福,对于我来说遥远而新奇。吴军真是写字的好手,通俗的语言,不墨迹。虽然也有质疑说这本书过于主观,细节不够严谨,但瑕不掩瑜,我很喜欢,不是每本书都能让我你在读的时候热血沸腾的。

6.《解忧杂货店》

说来惭愧,这是一年里在亚马逊买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电子书。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我想东野奎吾做到了,奇妙的解忧杂货店,和各个鲜活人物的生命交集。在说故事的手法上和《白夜行》有点类似,但情感基调完全不同,推荐。

7.《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区分观察和评论,感受与想法,请求和命令,学会移情倾听,这几点是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读完这本书对自己的一些下意识的沟通误区有了反思性的认识,非常受用,也在试着按照书中的理论亲身实践,慢慢改变,从关注他人的需求开始。还要再读几遍的好书。

8.《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

如果女性要兼顾职场和家庭,桑德伯格的意见很具参考性。主动抓住机会(哪怕你暂时能力还不够),不苛责地要求自己“拥有一切”,不要过度迷恋不重要的事(如橱柜是否打理整洁),摒弃老观念,找到一位能与你共分担的人生伴侣,女性更要支持女性(善意而非相互恶性竞争)。
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对未来的期待,不应该是基于性别,而应该基于个人的热情、才华和兴趣”,共勉。

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个人的建议很受用。思考问题和做决定的时候能有更客观的认识;另外的四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是在商业职场中比较有实践价值的建议。
12 月份在效率极其低下的日子里重读这本书,实行了大半个月书中的周计划建议。还在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提升效能的习惯方式。14 年看的大半部分书都是为了指导现实,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这是其中的一本。

10.《乔纳森传》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定义了你的身份。而一名设计师的职业病是,你会一刻不停地盯着某种东西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东西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做成其他样子呢?” — 乔纳森

在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状态有些迷惘的时候读起了这本传记,看看大师是怎么设计的。
与其说是乔纳森的故事,不如说是由乔纳森的设计主导的苹果公司的产品形态演化记录册。 乔纳森在设计前总会追问“一样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而非“这个产品的现状是怎样的,或者一个工程师说它必须是什么样的”,他可以“从基础开始,对任何一样产品或用户界面进行设计”。
苹果公司关注细节的基因和设计、用户至上的原则,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典范。作为苹果背后除乔布斯之外的另一灵魂人物,乔纳森对苹果的贡献却被大多数人低估了。大师对设计的执着与认真,天才与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加之苹果传奇般的历史进程和产品线,让这本传记变得很有魅力。

写在 2014 年的最后

关于读书,我的理解是为了消除无知,持续进化。书本于我的意义,是问题的解和暗夜的光。希望在每一个循环又弥新的年岁里,我不会停止阅读。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种温暖慰藉自己的方式,不因生活中的琐碎失掉耐心。

2014 是记忆异常鲜活丰满的一年,看了几本书,见识了一些事,认识了很多人,也走了不少路。虽然光阴一岁岁在流逝,但时间赠予我们的已经很多,回望的时候,好像需要长吁一口气,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一个微笑:谢谢你,2014。然后站起身来,挑拣行李,大步流星地朝更多的未知走去。

Bye, 2014.
Hi, 2015.

Melodie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