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ie's typing...

Design, read, learn, create.

求学半年记

2019.02.10

从去年八月来匹兹堡,一下就过去了半年。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好像每个人都为机器学习物联网黑客马拉松而兴奋,并且似乎有着使不完的精力。「My heart is in the work」的校训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高强度的课程和作业里。脑子成了块海绵,每天都在吸收新东西,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厉害的人,在这个浸泡和折腾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扩充自己的认知版图。

因为我读的项目是一个结合设计、工程和商业的交叉学科,所以既会学基本的用户研究、设计方法,也有像产品策略和基础金融常识这类比较偏商科的内容,另外设计和工程的交叉区就会涉及到结合 AI 和 IoT 这类新技术做设计。好处是什么都有所接触,眼界拓宽了,意识到设计远不止设计屏幕上的像素,软件产品、硬件产品、服务,在这里都是打通的。记得今年的学期大项目刚开始时,我们组就开玩笑说,不管怎样最后的解决方案一定不能是 App。有时候打破屏幕设计的思维局限后,其实可以看到更多种设计的可能性。

发现有些之前在工作中靠自己摸索得到的经验,这边的大学里就已经开始灌输了。像 Design Critique,如何处理不同的 Stakeholders,如何定义问题拥抱不确定性而不是立马跳到解决方案,为什么要做用户研究等等,都是设计类的课里常识性的话题。学的东西和真实世界结合比较紧密,不像在国内大学的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大部分 Project-based 课程都会与外部公司或机构合作,比如为当地 non-profit 解决食物浪费的问题,也有像和 Phillips 这类公司合作设计产品来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睡眠问题,甚至还有和某个地区政府合作寻找设计机会来复兴城市。这些实践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在进入工业界前就建立基本常识,知道在真实世界的复杂环境下怎么应变,也是一种培养 Creative Confidence 的过程了。

不过比起工作,在学校里做项目的心态还是挺不一样的。工作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做事,每个人各司其职,用自己擅长的专业技能,完成同一个目标,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而学校里做项目,大家的意图都是想做完后能放到作品集,每个人都想在项目里体现自己的影响力。假如一个组里四个设计,都有自己的主意,想主导用研设计,可能最后就是在比谁说话最多声音最大了,当然也可以说这既是问题也是机遇或挑战,但事实是如果大家都强势,最后可能就得到的是一个不得罪任何人的折衷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种团队合作经验虽然有用,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吧。

除此之外,也接触了很多新的领域,比如设计和新技术的交叉就很有意思。拿 IoT 来说,以前对它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小米智能家居,但通过上课、读东西、做项目,发现它其实有很多的可能性,有十分理想化的愿景(比如 ubiquitous computing 和 enchanted/ambient objects)。简单来说,它的本质是 Data + Object,这两者的组合就有很大的设计可发挥的空间。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写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分享,总之是个很有趣、值得探索的领域。

作业是做什么呢?几乎每个课必有的作业就是阅读了,读各种各样的书摘文献,然后写 reflection 表达你读完后的感想。强调最多的就是不要只写概括总结,要有立场,尽管挑战作者的观点。我记得这学期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课的教授就说:「If you are not sure if you are too challenging or too conservative, choose “too challenging”」然后还会把大家写的东西搬到课上讨论。讨论氛围很宽容,有时候从别人的角度再理解一遍同样的东西,确实可以碰撞出一些新的东西。

再有就是各种各样的小组项目,课外时间基本被小组会议填满。比如现在正在做的有基于 IoT 的 Slow game,以及给匹兹堡当地一个非营利组织解决内部 Knowledge transfer 的问题,还在参与一个业余项目:利用 Amazon Alexa 辅助视弱人群化妆。

这学期的选修课选了一门不需要组队做项目的课,讲人机交互的历史和各种经典交互范式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头发花白的 Myers 教授每次上课都会穿一件不重样的彩色横条纹针织衫,在有着绿色墙壁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突出。总的来说是很追根溯源的一节课,没有 cliche 的方法论,更多地是从研究的角度重新评估人机交互设计。上多了各种重讨论重合作的课,能安安静静听一会这个课然后一个人做实验写 paper 也挺好。

在美国上学还有一个感触是各种基础设施都很完备:协作是 G Suite,即时沟通用 Slack,课程作业管理用 Canvas,讲座活动找工作是 Handshake… 前几天还收到一封邮件说,为了解决教职人员读错学生名字的问题(比如我就经常被叫做 Meghan),上线了一个新工具 NameCoach,可以让你自己录下发音,然后其他人就可以学习你的名字怎么读。毕竟,在一个国际学生占比达到 30% 的学校,尊重名字发音的多样性也是很重要的呀。

Melodie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