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ie's typing...

Design, read, learn, create.

工作流程的思考

2016.02.21

产品设计工作中,比较典型的流程是:了解需求 - 进入设计 - 开发跟进 - 观察上线效果。这里分享下我对前两个阶段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需求阶段

接到需求就开始设计是一种思维懒惰。在需求阶段务必弄清这三点:

1. 问题是什么?

需求发起人应该清楚地描述问题出在哪、具体有哪些表现,并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为什么这是个问题」。

2. 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问题?

对原因的研究,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如何入手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效率优先,急于切入实际方案的讨论,仓促中用主观判断糊弄过去,纯靠「我觉得」的原因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想想都不太靠谱。

3. 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目标应与问题对应,合理的目标应该包括一组「可验证、可量化」的指标,它提供了评估设计效果的方法。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团队花大气力做了一个功能,上线了,使用的人不是特别多,但又有一些,由于事前没有制订可验证的指标,这个功能是成功还是失败无法判定,也没有后续计划,最后不了了之。如果这类鸡肋功能积攒多了,对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久的。

一般目标越清晰,产品设计越有针对性,效果越好。小心目标描述里看似正确、实则抽象的字眼,如「提升用户体验」,它们不可量化,也难以验证。

如果对需求中这三点任何一点存疑,就不应进入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

如何得到那个最终方案?

设计过程中,彻底研究所有可行方案。最好的情况是,当你被问到有没有考虑 X 时,可以自信地回答:「有,我考虑过 X,它的优缺点分别是… 所以我的结论是…」

在某个方案上迟疑不定时,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 这种设计对应设计目标中的哪一点,是如何对应的?
  • 采用这种形式可能会带来别的问题吗?有哪些?
  • 若带来了新的问题,不解决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

很多时候并没有所谓彻底完美的方案,如果方案存有难以避免的小瑕疵,而产生的后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考虑到效率,也是可行的。

当你陷入一个方案,不停在「如果这样,那怎么办呢」的问题里兜圈子时,就应该跳出目前已有的方案,回顾最初的目标。

70 分的设计

一部结构完整、镜头规范的标准化电影,情节中规中矩,看到一半就猜到结局,虽说五脏俱全,但总觉得缺了点惊喜。产品设计过程也是类似,严格把控的设计流程,可能产出的仅是 70 分的方案。遇到一个设计问题,第一想法通常是套用其他类似产品已有的解决方案,但是,虽然借鉴了形式,却并不见得是能与问题扣合得严丝密缝的解决方案。

在团队中,当 20 个人对于产品的设计有 20 种不同观点时,很容易陷入「想取悦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或「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论」的做法中,权衡之下的方案往往落于平庸。Julie Zhuo 在描述拥有「Creative Confidence」特质的人时写道:

A person with creative confidence does not lose her direction. Her feet remain firmly planted on the path, 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rational first principles, a solid internal process, and research and learnings straight from the people she is building for.

足够优秀的设计师不会在众多观点中失去方向,而会从理性原则、稳固的内在流程、对用户的研究等出发,保持自己的立场坚定。

Hone your work until it gleams

Melodie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