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ie's typing...

Design, read, learn, create.

观点不是批判性思维产物

2018.02.05

少数人选择了绕过缺点

必须补齐短板。这是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忠告。

一个人面对短板或弱点,实际上有四种选择:

  1. 否认它
  2. 承认它,并补齐短板
  3. 承认它,并找到绕过短板的方法
  4. 改变目标,新的目标不会受限于短板

大多数人在第二条路上挥洒汗水,如果能成功,这也许是最好的做法。但我们忽略了一种可能:有些事情你永远也不会擅长。与其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挑战自己天生的弱势,不如花时间最大化自己擅长的部分。承认缺点的同时努力想办法绕过去,是最容易、通常也最可行的道路(即第三个选择),但这是最少人走的路。做这个选择前,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1. 如果我不做那些和我的弱势相关的事情,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吗?(停止)
  2. 是否有人可以跟我互补,由它来做这件事?(合作)
  3. 是否可以用我自己的天赋 / 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替代)

头脑开放的人担心自己是错的

头脑极度开放的基础是一种真诚的担忧:你在决策时看到的情况也许并不是最符合事实的情况。头脑极度开放是一种能力:有效地探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让你的自我意识或思维盲点阻碍你。

当你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时,坦率地承认。大多数人做出糟糕的决策是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是对的,不让自己看到确实存在的更好的选项。当其他人展示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胁时,头脑封闭的人视而不见;当其他人提出可能是建设性甚至能救命的批评时,他们也无法领会。要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我们必须高度接受自己错了的可能性,并鼓励其他人告知自己错在哪里。

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人们通常在其实没有办法的时候试图证明自己有办法。人为什么会做这种毫无成效的事情?这一般是因为他们相信一种常见的荒谬观点:厉害的人知道所有答案,没有任何缺点。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会阻碍他们成长。致力于做出最佳决策的人,很少坚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最好的答案。他们承认自己有缺陷和盲点,并总是试图了解更多,以克服缺陷和盲点。

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最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出来的,你可以在其他人那里找。如果你真的客观看待事物,你就必须承认,你总是拥有最好答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就算你有最好的答案,在未经其他人考问之前,你也不能如此确信。

头脑开放可以理解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衍生品之一。据说练就头脑开放的能力,如同养成一个习惯一样,大约需要反复练习 18 个月的时间。

区分虚构与真实

智人之所以成为智人,是因为有讲故事的能力。通过共享及认同虚构的故事,智人能与无数陌生个体进行灵活的合作。正是这种实际具体的能力,决定了为何目前主宰地球的是人类。通过虚构故事,我们为生命创造客观意义。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仅仅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仅仅站在虚构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是有问题的。

人类合作网络在评价自我时,常常使用的是自己发明的标准。尤其是以虚构实体之名(例如神、国家和公司)而建立的人类网络,自然是从虚构实体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成功。这样一来,宗教的成功就在于信众彻底遵循神的旨意,国家的成功就在于提升国家的利益,企业的成功就在于钱财滚滚而来。

更为理性的评价方式是,改用真实实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怎么知道某个实体是否真实?答案很简单,只要问问自己「它是否会感觉痛苦」就行了。放火烧了宙斯的神庙,宙斯并不会感觉痛苦;欧元贬值,欧元不会感觉痛苦;银行破产,银行不会感觉痛苦;国家在战争中遭到击败,国家也不会真正感觉痛苦。这些实体,都只是比喻。然而,如果是士兵在战争中受伤,他确实会感觉痛苦;饥饿的农民没有食物可吃,会感觉痛苦;母牛被迫与新生小牛分离,会感觉痛苦。这些实体,则属于真实。

当然,我们有可能因为相信了虚构故事而感到痛苦。例如,相信各种民族和宗教神话可能导致战争,而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生命。战争的起源是虚构的,但痛苦则百分之百的真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努力区分虚构与真实。

观点不是批判性思维的产物

独立思考是反直觉的,批判性思考的结果很可能是令人沮丧的。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某个与自己相似的观点,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因为这些观点可以提供一种简洁迅速的看待或解释世界的方式,让我们迅速地找到一个落脚点,安全着陆。

我们对一个论述展开独立思考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些问题:逻辑是否存在漏洞,导致给出的理由推导不足以推导出结论;存在何种隐藏的价值观假设,该价值观你是否认可;证据/事实是否足以支持理由;是否隐藏或模糊了不利证据或事实。

这是一篇充满了观点的文章。然而,观点不是批判性思维的产物,论证才是。

—— 如需深入了解,以上观点来自:《原则》《请停止无效努力》《未来简史》。

Melodie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