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ie's typing...

Design, read, learn, create.

Productivity Hacks

2020.09.13

🎈 有趣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productivity = output / time。最近看到 Ali Abdaal 提出的一个衍生版本觉得很有意思:

productivity = (useful output / time) * f

这个等式首先是强调了产出应该是有用的产出,其次是后面乘上的 f,f 代表 fun factor,意思是说,当一件事情对你而言足够有趣,你的生产效率也会成倍提升。有趣对生产力太重要了。

🤔 无趣怎么办

那些必须要做又没动力做的事情怎么办?

我又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理论。一般来说,我们决定当下要不要做一件事,一部分靠理智,一部分靠情绪或感觉。当你产生「我现在应该做这件事」的念头,伴随而来的是「我想不想做这件事」的情绪。因为有情绪这个过滤器,我们很容易以「不在状态」「没动力」为理由不做或拖延某件事,本应该完成的事最终因为不想做而没做。

念头 → 感觉 → 行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其实就是不去问自己「我想不想做这件事」,把情绪和感受撂在一边。一旦产生想做什么的念头,就立刻去做。依赖感觉做决策并不可靠,因为我们的大脑几乎总是偏好及时行乐。

念头 → 行动

✈️ 80% 自动巡航

根据 80/20 定律,影响我们 80% 时间怎么用的是剩下那 20% 的时间。

以驾驶飞机作为比喻,飞行员只有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需要自主介入导航,一旦达到某个高度,飞机 80% 的时间处于自动巡航。另外,闲置状态时工作人员会对飞机进行检修与零件更换,以保障安全飞行。

我们每天几乎 80% 的时间也都在自动巡航,从起床洗漱到处理工作,大部分行为都已成为习惯。而为了保证这 80% 时间的品质,每天应该花 10% 左右的时间自主介入,有意识地导航和规划。剩余 10% 左右的时间,应该花在这个系统的设计和检修上,通过试验迭代,让它适应你的节奏和需求。利用 20% 时间的系统设计和自主导航,提升 80% 自动巡航的质量。

🧠 第二个大脑

我们的大脑比较像 CPU,善于处理/合成/思考/产生想法,但不擅长存储信息。第二大脑的概念被不少笔记软件提起过,本质上就是把信息记忆和管理交给一个外部系统,当大脑需要调用时再去系统资源库里查找。

之前提到过目前在用 Notion ,虽然还在摸索阶段,但通过研究别人怎么用,也逐渐在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几个我正在试验中的用法:

  • Resonance calendar 配合 Notion chrome 插件,用于摘录归档所有互联网上看到的好内容。添加时可以简要备注,事后打标签分类。这个数据库有三个视图,列表用来日常浏览查询,表格用于管理,日历视图可查看每天都读了些什么。
  • To-action list 用于收集所有的待行动事项(to-learn,to-cook,to-read…)。例如最近在学 Blender 3D,平时看到好的教程就会加进来,然后在看板视图(Board view)管理学习进度。有这个列表的好处是,当我想要做某件事时,就已经有现成的清单在那里,所以更容易「开始做」,而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想「做什么」。
  • Bi-directional link 双向链接有助于在信息之间建立关联,这个概念因为 Roam 的出现火了起来,在 Notion 里其实也可以用 Relation 属性来实现这一效果。比如,数据库 A 里某条目 x 的 Relation 指定了数据库 B 的 y 条目,此时条目 y 的 Relation 里也会自动显示条目 x。最近在试验把它应用到读和写上,串起输入和输出。

📝 空白画布

村上春树在《刺杀骑士团长》里有一段描写我很喜欢:

我一向喜欢早早在清晨时分一动不动地注视还什么也没画的雪白画布。我个人称之为“画布禅”。虽然还什么也没画,但那里存在的绝非空白。雪白的画面上有应该到来的东西悄然隐身。凝神细看,那里有好几种可能性,它们很快就要聚敛为一条有效的线索。我喜欢这样的瞬间,存在与非存在交相混淆的瞬间。

可现实没有这么浪漫。空白画布很多时候不仅不存在什么禅意,而且意味着无从下手。谚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甚至觉得不需要好的开始,只要开始了就算成功了一半。

对付空白画布,我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消除它。拿写博客来说,平时偶然冒出的想法就会及时记下来,打上 ideas 的标签,后续如果有什么关联的想法也会补充进去,逐渐充实成一篇类似提纲但比提纲更自由的「想法堆」。等哪天有时间写东西的时候,只需要在它们当中挑一个想法已经比较充实的,移到 draft 一栏开始写草稿,第一版写完移到 polishing,改好了移到 ready to publish。这样一来,就永远不用从一张空白页面开始,要做的只是把现成的想法加以解释和扩充就好。

写完修改就是。所以写第一稿的时候,就算有些毛手毛脚,也只管大踏步奔向前去,脑袋仅此一念。趁势搭上时间浪头,勇往直前。大凡眼前出现的都不放过,一个个擒来笔下。当然,光是这样,故事难免这里那里自相矛盾,但不把它放在心上,写完调整好了。要紧的是自发性。唯独自发性是技术捕捉不了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从想法到第一稿的过程依然煎熬。受到诸多写作者的启发,现在会强迫自己在写第一稿时尽量不回头看或修改,只一口气写完,然后再回头改。据说这么做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大脑负责创意和负责理性批判的是不同区域,两个一起运行时便会打架,也就很难进行下去。

除了写完再改,还有一个方法叫做 FBR,是说写第一版时不要给自己设定期望过高,你的目标应该是:快速(Fast),差劲(Bad),错误(Wrong)。也是一个不错的消灭空白的办法。

延伸阅读

Melodie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